当前位置:

泸溪县马王溪村: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泸溪县委办 作者:张言文 王灼斐 编辑:龚宗泽 2024-01-30 15:45:15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张言文 王灼斐

“马王溪水天上来,代朝山下福满田。炊烟缕缕户户旺,纵横阡陌喜欢颜。”泸溪县马王溪村坐落于沅水之畔、代朝山下,距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浦市古镇5公里,境内青山如黛、风光旖旎,朝拜圣地代朝山幽谷叠翠,穿镜而过马王溪绿水盈盈,十里花海镶嵌在蓝天白云下,亭台楼阁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犹如一副靓丽的山水画。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425户1764人。近年来,马王溪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坚持党建引领,因村制宜,走出了一条工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马王溪村从一个落后村,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脱胎换骨般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新农村。

微信图片_20240130153256.jpg

马王溪村最初之印象

——印象一:村强——这是一张“富春山居图”。

说到“泸溪第一村”,群众认知里就是马王溪村。为什么在人们的印象里马王溪村是“富强”的代名词呢?在工业上,村办企业鑫隆紫砂陶瓷厂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200余人,年发放工资700多万元。在农业上,全村发展黄桃100亩、葡萄60亩、草莓30亩、桑葚30亩、冬桃40亩,打造阳光玫瑰、牛奶草莓、极品冬桃等精品特色产业园。在旅游上,组建七彩旅游公司,结合景点观光、田园休闲、水果采摘、民宿餐饮、漂流娱乐、网红打卡等,开展多业态全链条的沉浸式文旅体验和套餐式购票服务,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

——印象二:民富——这是一曲“乡村致富歌”。

时常听人们说:“生活在马王溪村是一种幸福。”走进马王溪村,一栋栋崭新楼宇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鸡鸭成群,尽显宁静和谐。马王溪的富,富在民上。全村有苗木、黄桃、葡萄、猕猴桃、草莓、生猪等产业大户48户,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有180余户。2020年,马王溪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2.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80万元;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2.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

——印象三:景美——这是一幅“靓丽山水画”。

沈从文先生在《浦市·箱子岩》中这样描写泸溪:“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马王溪村就是沈从文先生眼里的诗。马王溪的美,给人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他的美,美得洒脱、美得自然、美得大气。层峦叠嶂的代朝山下,一栋栋典雅大气的农家别墅;绿水盈盈的马王溪边,一片片惊艳绽放的绚烂花海;阡陌纵横的田野之上,一片片瓜果飘香的生态果园。马王溪村以“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定位,形成了“四季瓜果采摘、生态观光垂钓、民俗休闲度假”三大乡村游景区。生活在马王溪,就是生活在果园里,就是生活在花海中。

——印象四:人和——这是一首“和谐田园诗”。

以前的马王溪村是“出门全靠走,通讯全靠吼,治安全靠狗”。邻里矛盾纠纷多,治安手段相当落后,社会治安相对混乱。马王溪村以党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之后,邻里和谐了,村民笑容也多了。现在的马王溪,可以说是闪烁着一副产业和兴、生态和居、文化和润、社会和聚的和美乡村之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幅“欣欣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的乡村桃源图景跃然眼前。

微信图片_20240130153309.jpg

马王溪村蝶变之密码

党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基础,只有将基层党建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才能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就乡村振兴这幅壮美的时代画卷。马王溪村为何能从一个落后村,蜕变成如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让我们来深度解读党建引领下的马王溪村蝶变之密码。

——实施“党建+产业”工程,打造绿色产品大庄园。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马王溪村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施“产业链上的党小组”工程,组建8个产业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联系一个产业,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3—5户产业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解答政策、解决双方实际困难。做强陶瓷产业。提到马王溪,人们印象里就自然和酒鬼酒挂钩,马王溪村是酒鬼酒瓶生产基地。鑫隆陶瓷厂是一家以生产陶瓷瓶、紫砂瓶产品为主的村办企业。鑫隆陶瓷厂成立之初只有50来人,全年生产总值不足300万元,仅有两个车间。随后,借助“万企帮万村”契机,马王溪村在酒鬼酒公司的帮扶下,脱胎换骨般地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达4000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200余人。马王溪村围绕打造中粮酒鬼酒陶瓷文化村定位,打造了中粮酒鬼酒陶瓷文化一条街、中粮酒鬼酒酒瓶地标,建设千亩优质高粱种植基地,打造了二十四节气酒坛、制陶生产现场和陶艺馆等网红打卡点,生产制作了一批具有湘西特色、泸溪特色的陶瓷生产生活用品、陶瓷工艺品和陶瓷艺术品,陶瓷已经成为马王溪村的文化符号。发展精品农业。马王溪村在农业发展上始终坚持做精品农业,求精不求多,求特不求大。按照“四季有花香,四季有果摘”的规划,打造阳光玫瑰、牛奶草莓、极品冬桃等精品特色产业园,建设杜鹃园、鱼菜共生园、玫瑰园等精品观赏园,实现高品质、品牌化产品采摘和观赏体验。原村委主任周望喜,是村里有名的黄桃种植大户。2013年,周望喜最开始种植黄桃,效益不错。后来村党支部组织大户,鼓励能人搞种养植,周望喜与党员刘知生一起牵头,带动村民一起种起了黄桃。在村党支部组织下,周望喜多次外出调研,2015年正式从宁乡引进采购了第一批黄桃品种“锦绣黄桃。”目前,全村种植“锦绣黄桃”30亩,盛果期收益可达到17多万元。做活乡村旅游。组建七彩旅游公司,探索“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村民”利益联结模式,村民占股90%,村集体占股10%,每年公司分红30余万元。以风景观光游、农业休闲游、民俗体验游、研学参与游等为主线,开发“鱼菜共生”农旅主题、红色抗战主题、陶瓷文化主题等研学路线,大力发展党建、团建、研学等乡村旅游。2023年,全村接待党建、团建、研学团队100余个。以“赏花经济”为特色,打造嗨起乐园、花海民宿、果园采摘、七彩滑草、步步惊心桥、制陶体验馆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处处是景”。

——实施“党建+人才”工程,打造英才聚集大家园。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地区来说,人少,特别是人才稀少,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建强基层支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常态化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到省内外学习,邀请大学专家团队来村授课。加强后备干部培养,目前马王溪村有3个党小组51名党员,村支两委做到了后继有人。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支书是头羊。村支书石泽林是土生土长马王溪人,年轻时曾南下大浪淘沙,闯出一片天地。2002年,石泽林积累了足够创业资金及陶瓷销售经验,返乡回村办起了鑫隆紫砂陶瓷厂。搞生产,跑销售,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陶瓷厂的产值突破千万元,还解决了村里200多人的就业问题,村民在陶瓷厂上班每月可领工资三四千元,有的甚至七八千元。一人富不算富,他想着如何回馈家乡。于是每年从厂里拿出10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分红,马王溪村村支部堡垒作用越来越强劲。2016年,石泽林获评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马王溪村成了全州基层党建示范村。培育乡土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马王溪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乡贤联系群,召开乡贤座谈会,积极邀请在外创业青年、产业能人回村发展。加大后备干部培育力度,坚持走出去学习和技术引进来培训相结合,对村产业大户、能人提供技术指导和创新创业支持,培育出更多“土专家”“乡创客”。七彩公司总经理陈寿鱼,就是在村党支部的邀请下,2017年返乡创业,由他牵头发起96户村民入股,让村民的资金变股金。七彩公司因地制宜,目前已经打造了陶瓷文化一条街、鱼菜共生园、嗨起乐园、精品民宿、高粱基地、千亩果蔬采摘园等。如今的马王溪季季有花香、月月有果蔬,引来了众多游客来此打卡拍照,最高峰一天的营业额达到8万元,单日游客量上万人。引进专业人才。在村陶瓷厂生产、陶艺加工、鱼菜共生生态体系、乡村旅游策划营销等方面高薪引进技术人才,如王春元不仅是村鑫隆陶瓷厂的技术骨干,更享受厂里的股份分红。沈燕明是浙江省建德市人,为了引进他来村里发展优质草莓,村里免费为他流转了20亩土地,让他种植草莓,村民不仅可以跟他学到技术也可以就近就业,同时形成产业精品园区整体效应。目前,他的草莓园年收入达到了60万元。沈燕明很感激地说:“村里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完善,干部求真务实,社会环境很好,今后将长期留在村里发展。”像沈燕明这样的能人,在马王溪村还有不少,他们为马王溪村的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施“党建+环境”工程,打造生态宜居大花园。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马王溪村深知其中道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开发和利用,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马王溪打造成生态宜居大花园。“五清”提颜值。马王溪村支两委组建党员先锋队,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每季度组织党员干部、保洁员开展(清短板、清空房、清垃圾、清杂物、清死角)“五清”活动,组织对村里空心房、闲置房进行拆除清零,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村容村貌。同时,根据“一街三园”规划,精心推进景点打造,推进陶艺文旅一条街建设,不仅改善沿线住户环境,更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街、文旅精品街,彰显出马王溪村的酒鬼酒陶艺文化主题。“五化”强治理。村支两委、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公益岗位人员及七彩公司、鑫隆陶瓷厂职工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改善“五化”(美化、亮化、绿化、硬化、教化)行动。实施庭院绿化行动,开展月讲评和季度表彰,对示范农户颁发最美庭院、最美农家奖牌,发放村组流动红旗。原来的马王溪村,可以说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通过五化治理后,一场由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在马王溪的大地上生根发芽,一副山清水秀的唯美画卷在马王溪村的田野上呈现。“五联”促提升。马王溪村作为浦市镇党建示范村,大力推行“党建引领、五联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由村支书包村,村支两委包片,党小组长联网格,村民小组长联组,党员联户的“五联”行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大力推行河长制、田长制、路长制,守护青山绿水,扮靓人居环境。马王溪一些村民感慨地说道:“现在村里的道路硬化了,太阳能路灯安装了,环境变好了,家乡变美了,生活在这里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实施“党建+治理”工程,打造和谐安定大乐园。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马王溪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大抓基层,探索实践“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善治模式,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自治”强基础。制定村规民约制度,推进村红白理事会推进丧葬改革,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带头践行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大力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推行党员家庭积分制管理,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好人好事等进行积分奖励,兑换相应生活用品。开展院坝会促进乡村振兴会议制度,由能人乡贤、五老代表、村民代表、种植大户、产业大户等组成乡贤会,积极为村里的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法治”强保障。常态化开展网格治安巡逻,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小组,每个网格设立1个公共法律服务点,村党员干部牵头,园区工人积极参与,与村民一道组建“红袖章”志愿巡逻队。建强网格法律服务队伍,组织致富带头人成立调解委员会,加强村民沟通,普及法律知识,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利用村支两委例会、党员大会、村月例会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片、组、邻“三长制”,打通村民诉求“最后一公里”。“德治”强教化。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升级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志愿服务队和党员先锋队,结合学习教育、道德讲堂、艺术化宣讲、送学上门、社区协商治理等多种方式,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活动。结合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孝廉文化、善贤文化、文明礼仪等以文化墙的形式生动描绘出来,弘扬“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美德,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树立邻里互助良好社会风尚。马王溪村连续5年未增信访事件。

微信图片_20240130153314.jpg

马王溪村成功之启示

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马王溪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给了我们这四个方面的经验启示。

党建才是定星盘。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历届马王溪村支两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全体村民一起坚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步一个脚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苦干实干,才成就了马王溪村今日的辉煌。由此可见,党建是我们基层工作的定星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金钥匙”。不发展,各种问题就出来了。马王溪的成功与发展息息相关,村支两委始终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党建引领下推动工农旅融合发展,推动马王溪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我们要时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写好发展这篇大文章。

自强才能创机会。马王溪的成功,离不开村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前,一些村的村民“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这已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发展。田地崩了半米不愿修,庭院卫生等着干部扫,甚至有的柴米油盐等着干部送。自力更生才是生存之道。马王溪村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马王溪在乡村振兴中崭露头角、成为标杆的决定因素。如何引导群众自立自强、自力更生,才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创新才有好出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发展,必须要走出新路子、开拓新市场。马王溪村村民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一直在做精品农业、优质农业,葡萄、冬桃、黄桃、草莓、高粱等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口感好,很受欢迎。加快发展优质精品农业,推进农业园区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才能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创造更加宽广的出路。由此可见,开拓创新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

微信图片_20240130153329.jpg

锦绣山河美如画,马王溪村绽新颜。该村先后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村镇”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五好村党组织” “文明示范村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40余项荣誉称号。如今,马王溪村的田野上正升起一道道振兴的曙光,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正以昂扬的姿态奔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大道上。


一审:唐宏萧

二审:宋丽梅

三审:龚宗泽

来源:泸溪县委办

作者:张言文 王灼斐

编辑:龚宗泽

本文链接:https://www.lxxnews.com/content/646845/74/134922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泸溪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