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常
在湘西泸溪县浦市镇麻溪口村,一座名为“美微农社”的直播小院,成为十里八乡的热门打卡地。
3月13日,笔者走进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农家小院,探寻创办人唐美的返乡创业故事。她仅靠一部手机和一座小院,就将当地腊制品、各类干货、荸荠、椪柑、酸菜等山货销往全国各地。2024年“美微”农社总营收近40万元,成功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电商经历萌生创业种子”
唐美的创业梦想,源于一段电商工作经历。5年前,唐美曾在泸溪县电商协会工作了两年,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全县农产品资源。她了解到泸溪有很多优质农产品,如闻名遐迩的泸溪椪柑、独具特色的兴隆场玻璃辣、肉质鲜美的浦市铁骨猪、清香四溢的合水油茶、口感嫩滑的洗溪豆腐等。然后,这些山间好物却因农户不懂电商,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价值。
2023年3月,唐美做了个令全家震惊的决定——和妹妹回到麻溪口村返乡创业。她们用名字中的“美”“微”为农社命名,谐音“美味”,寓意着要将家乡的美味传递出去。
两姊妹不怕折腾,硬是把白浦路旁的荒废地打造成一座精致的农家小院。土墙上挂着斗笠、蓑衣以及一串串辣椒和苞谷,木窗下整齐地堆满了竹筐。小院里不仅打造了温馨的灶台和浪漫的帐篷,外婆家的酸菜坛也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里独特的“道具”。
之所以这样费工夫,唐美表示:“厨房中烹饪饭菜、腌制酸菜、熏制腊肉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从而让农产品卖出更好的价钱。”
“手机化身‘新农具’”
推开斑驳的木门,唐美正架着手机直播腌制酸菜,身后竹匾晾晒的红辣椒泛着油光。“这是外婆传了四十年的手艺,粉丝最爱看!”她边说边将镜头转向灶台,铁锅里翻炒的腊肉滋滋作响,直播间涌入上千人围观。
起初,直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经验,直播间观看人数寥寥无几,也不知道如何巧妙地展示农产品。儿时记忆成了灵感源泉,外婆做酸菜、打糍粑场景、找野茶籽的欢乐时光,都给了她启发。
唐美开始大量观看直播教学视频,学习主播的话术、产品展示方式和互动技巧。她还深入田间地头,拍摄农产品生长过程,让消费者看到产品的纯天然和高品质。
为了练就一身“新农活”,唐美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参加了政府组织的12次电商培训,先后到杭州市阿里巴巴公司、麻阳县等地考察。特别是2023年参加株洲市对口帮扶泸溪县村播培训班后,她摸索出“场景化带货”秘诀:腊肠熏制全程直播,黄桃树下现摘现吃,连杀年猪都成了“民俗大戏”。去年的五果溜村荸荠文化旅游节,她穿着民族服饰、顶着寒风在田里连播2小时,单场卖出500斤荸荠。
一系列数字见证了她们的成长:“山里姑娘糖糖”抖音账号获赞86万,大多数短视频上百万浏览量。2024年,“美微”农社接待游客上千人次,餐饮、农产品销售、团建等线下营收达8万多元;线上销售的农产品拓展至35种,线上销售额超30万元。
“做乡村振兴的‘种子’”
在个人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同时,唐美还积极投身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类电商活动,如狮子山葡萄采摘节、良家潭黄桃采摘节、五果溜荸荠文化旅游节、泸溪县椪柑节、消费扶贫、年货节等活动,通过活动直播的形式,为本土农产品销售引入巨大流量。
为了做好产品品控,唐美十分注重建立稳定供需链接,她与全县100余农户及企业商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亲自上门或者赶集收农户的农产品,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
今年开春,唐美变得更加忙碌。白天忙着筹划小院重建,晚上研究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兴平台。她计划成立家庭农场、建设专业直播间、注册个人商标、搭建新媒体矩阵等,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收集渠道,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让山货能够从山间地头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个曾经想逃离大山的姑娘,如今正用新时代的“锄头”—手机,在乡村的土地上耕耘着希望。“比流量更珍贵的,是让家乡好物能够让在外务工的老乡品尝到那份浓浓的‘乡愁’。”唐美如是说。
一审:王德微
二审:唐宏萧
三审:龚宗泽
来源:泸溪县浦市镇
作者:李常
编辑:王德微
本文为泸溪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xxnews.com/content/646947/57/1477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