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融媒7月16日讯(记者 杨剑波 实习生 符 静 涂宇婷)当晨曦微露,泸溪的街巷便氤氲开一种独特的醇香。对于世代生活于此的泸溪人而言,清晨的期待与满足,往往凝结在一碗热气腾腾的“泸溪斋粉”里。
“斋粉”之名,取其纯净本真。山泉为引,开水煮沸,加入盐、胡椒、八角、花椒等中药材料,秘制配方为魂,用火慢煨成汤。碗中放入香油,一勺特制“六味胡椒汤”,细如龙须的粉丝融入其中,放上本地油炸辣椒、葱姜等配料,品味中清香扑鼻,入口细滑,味道鲜美之极。如再搭配一根手工现炸油条,堪称“一绝”。
“为了这个汤,我守护了五十年整!因为这个汤的配料与水的比例必须严格掌握,一点不能马虎,客人们到泸溪来游玩,我们要以最美味“泸溪斋粉”招待,看到顾客们把粉吃完,把汤喝干,我心里就知道泸溪人的心意到了。”泸溪斋粉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石长生介绍道。
“在外面读大学,第一件事回来就是赶早吃斋粉,这口粉下肚,就知道到家了。泸溪斋粉这味道在外面是寻不到的,是刻在骨头里的记忆。”泸溪县返乡大学生涂宇婷说道。
泸溪斋粉几百年来一直名闻遐迩,据《泸溪县志》记载,早在康熙年间斋粉在泸溪县境内就已家喻户晓。斋粉不同于山珍海味,但却是泸溪人心目中的人间珍馐。泸溪斋粉承载了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也承载起每个地道泸溪人的寄托,如今来泸溪旅游的朋友都会念念不忘地要去吃一碗地道的泸溪斋粉。2015年泸溪斋粉入选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一碗泸溪斋粉,熬煮的是时光沉淀的匠心,唤醒的是舌尖最深的记忆,传递的是湘西大地最滚烫的烟火人情。这是属于泸溪的晨光,也是款待世界的‘味蕾名片’。
一审:王德微
二审:唐宏萧
三审:龚宗泽
来源:泸溪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剑波 符 静 涂宇婷
编辑:王德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