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融媒12月18日讯(通讯员 梅娟娟)“我行动不便,多亏了联户邻长上门帮我进行低保认证、医保线上缴费,为我解决了许多烦心事。”泸溪县白羊溪乡白羊溪村村民杨大娘感激地说。
今年来,白羊溪乡突出双向选择,以党员、村民代表联系户为主体,全面推行“三长制”治理模式。制定一名邻长至少联系5户村民,落实民情走访、文明倡导、法治宣传、纠纷调解、政策落实、产业对接、精准服务、带动发展8项内容的“158”工作机制。将全乡8个村划分为26个片,片中有组长39人、邻长150人,联系服务群众1937户,通过织密“一张网”,实现联通“千万家”。
“房前屋后转一转,各家各户串一串,这是联户邻长们经常要做的事。”泸溪县毛坪村党支部书记杨良胜说,“邻长联农户的方式,解决问题更快,不仅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也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水平。”
通过“党建+网格”,让联户邻长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民主议事员。
云上村邻长杨丑凤,同时也是云上村报木坨小学兼幼儿园唯一的一名教师。在暑期,她每天都会在报木坨组1800米的溪边来回巡走,防止学生下溪游泳。也多次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生活情况,普及安全常识,自愿担当起了义务“防溺水安全员”,也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最美教师”。
邻里之间有了小矛盾、小摩擦,谁来调和调解呢?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长就是“睦邻和事佬”。
在白羊溪乡麻溪村,一起因赶场日做生意摆放摊位的邻里纠纷,在邻长李明的热心介入下化干戈为玉帛,用他的话来说,只要老百姓有纠纷,就要把“闲事”管到底。
村民李某与邻居吵得不可开交,李明两头跑、两头劝,多次到2户农户家走访座谈,了解情况,逐一做思想工作。“我说话是有点冲了,以后咱们轮流出摊。” “这件事情我也有错,一开始态度就不对。”在李明的调解下,2户农户各退一步并达成协议,双方都很满意,赶场日每户人轮流摆一天摊位,该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还好有张妈妈经常来家里看我,给我辅导作业。”白羊溪乡毛坪村的一名留守儿童说到,她口中的“张妈妈”正是毛坪村邻长张满香。为了不让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自卑,张满香每周都会去往其家中,与她们交流谈心,辅导功课,在“张妈妈”的陪伴下,小朋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始的沉默寡言到现在已经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并且和“张妈妈”分享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如何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一直是白羊溪乡探索的工作重点。‘三长制’治理模式的推行,拓宽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通过发挥邻长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下一步,白羊溪乡将以片组邻‘三长制’工作为抓手,积极创新,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的内生动力。
一审:王德微
二审:唐宏萧
三审:龚宗泽
来源:泸溪县白羊溪乡
作者: 梅娟娟
编辑:王德微
本文为泸溪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xxnews.com/content/646856/52/1455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