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丽乡村→和美乡村,一字之变的“湖南实践”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唐宏萧 2023-02-20 09:24:14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符合新发展阶段乡村建设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和美乡村”建设对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其“和美”之“和”体现出了中国式城乡现代化的目标与内涵。

图片

▲ 吉首市X077恰比河旅游公路。

融景于路,融路入景。

近日,在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举办的2022年度“湖南省最美农村路”评选中,湘西州龙山县X008线(八面山至里耶)上榜十大“2022年度湖南省最美农村路”,吉首市X077洽比河旅游公路入选“2022年度湖南省最具人气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湘西州着眼当地生态优势,把美丽湘西建设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相融合,深入开展“五美”创建(最美集镇、最美村寨、最美农家、最美河库、最美生态公路),为湘西大地“化妆添彩”。


图片

坚持示范带动 注重全面提升

乡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一条条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打造的美丽农村公路,穿梭于湘西大地的绿水青山之间,将一个个乡村串珠成链。

众所周知,曾经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交通闭塞、发展滞后、生活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引下,十八洞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发展产业,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高质量脱贫,再到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蝶变。

图片

▲ 花垣县十八洞村竹子寨、梨子寨全景。(图片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十八洞村坚持原生态、乡土味、民族性特点,从农户的柴火堆放、空心房(危房)拆除、彩钢瓦棚拆除整改、安装竹篱笆、绿化美化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和创建美丽农家“五微一创”活动,让古色村落再换“新衣”,成为了令人向往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是十八洞村,一幅风光旖旎的乡村画卷在湘西州其他各村寨也徐徐展开。以宜居宜业和美为标准,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满意的幸福生活。如今,湘西州1791个村(社区)正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动人面貌,湘西大地正发生着“蝶变”。

图片

▲ 湘西州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

2022年,湘西州6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11个村获批第六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创建“最美农家”12717户,形成了串点连线成片的和美乡村群,全方位、高标准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图片

善用美丽资源 激活乡村和美

山水是湘西州最靓的名片,生态是湘西州最大的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要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离不开乡村的特色文化底蕴、产业资源。

图片

▲ 翁草村“白叶一号”茶叶基地一隅。

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是一个古朴宁静的“网红村”。它四周群山环绕,两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村庄,200余栋苗族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2018年,浙江安吉“白叶一号”茶叶项目落户翁草村,返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致富产业相继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各大媒体相继来到该村拍摄取景,向全国观众宣传推广翁草村,带动旅游业发展,更带来了知名度,村民们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路子。

2022年,翁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3万元。“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翁草村的“感恩石”上刻写的这句话,是对全村发展的生动概括,如今,“感恩苗”已经长成“致富茶”。

图片

▲ 湘西州永顺县高坪乡场坪村特色民居临水而居。

湘西州完成了一批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十八洞村、竹山村、翁草村等建成了一批高端民宿、农事体验、生态观光、红色教育、民俗文化等旅游项目,成为游客心驰神往的“网红打卡地”,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城乡面貌实现了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从“局部美”迈向“全域美”、从“环境美”迈向“生活美”的转变。

图片

从“一时美”到“长久靓”

如何让城乡人居环境治理“一时美”向“长久靓”的延续得以保障?观潮君认为,建设美丽湘西并不是只打造美的环境,更在于精神美与心灵美。

观潮君了解到,湘西州正在从几个方面进行发力:

党委政府主导。

湘西州各级各部门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美丽湘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底湘西州组织召开一次高规格现场推进会,四大家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强力推进工作落实落地。

统筹联动、分类推进。

精选城镇、景区景点、重要通道周边的村为重点进行提质升级推进“四治三种一创”(治垃圾、治厕所、治污水、治容貌秩序,种菜、种花、种树,创美丽农家),形成了串点连线成片的和美乡村群。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采取“美丽乡村大擂台”、“大评小奖”、环境卫生公示牌、“积分兑换”等措施,和美乡村建设逐步由行政推动发展到群众自主参与,“美丽家园自己建”的意识。

图片

▲ 湘西州永顺县陈家坡梅花开放、山村和美。

湘西州聚焦乡风文明,以新理念培育新风尚,以送文化丰富新生活、以院坝会密切鱼水情,把“魂”注入乡村,深入实施乡风文明铸魂行动,广泛开展全域文明创建。

2023年,湘西州还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0个,紧密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认真谋划,奋力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久久为功推进美丽湘西建设,充分发挥好绿色生态这个优势,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色生态成为美丽湘西的最靓名片。

图片

▲ 保靖县碗米坡水库。

“青山绿水逶迤去,生态富民入画来”是湘西州的生态之美;“林果丰、农欢笑”是湘西州的乐业之貌。村村寨寨生态更秀美了、环境更优美了、民风更淳美了、社会更和美了,群众的获得感就更足了!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唐宏萧

阅读下一篇

返回泸溪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