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她演绎了“三差班级”人均40分提高到70分的奇迹;因为担当,她四年倾心守护癫痫儿童不离不弃;因为坚强,她以孱弱之肩扛起家庭学校两方重担奋勇向前。她就是泸溪县2018年“最美班主任”张芬老师,女,现年33岁,任教于泸溪县合水镇中心完小。
8年时间,张芬多次获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在青年教师比武中屡获佳绩,撰写的学术论文获多次县级表彰、获1次州级、2次省级、4次国家级论文证书,2017年获得泸溪县人民政府“嘉奖”。
“三差”班级的完美“逆袭”
“张老师,您过得还好吗?谢谢您以前对我的关心,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念着7年前曾教过的学生前不久发来的短信,张芬脸上洋溢着喜悦。
张芬于2007年毕业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通过3年奋斗考取湖南省特岗教师,分配到怀化市辰溪县桥头溪乡学校任教。
初为人师的她,满心憧憬,但是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情景让她记忆犹新:平房教室里的桌椅东倒西歪,孩子们肆意追逐打闹,对于老师的到来“仿佛没有看见一般”。“卫生差、纪律差、成绩更差,人均40分的全县倒数第一。”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三差”班级。
如何管理好这个“烂摊子”?张芬感觉压力山大。
“好的纪律才能塑造好的班级”。张芬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她利用课前两分钟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道德教育。而对于班上几个“刺头”,张芬的“怀柔”政策起到了极佳的作用。
黄勇清和陈全兵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管教让他们对于老师的话“油盐不进”,以前更是和老师发生过肢体冲突。张芬从他们的家庭着手,定期组织进行家访,尤其是在他们犯了错误后,张芬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在班上公开批评,而是在课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单独教育,在考察过后更是让他们担任了班上的体育委员和卫生委员。
“以退为进、收放共存,让孩子自己做班级的‘小管家’。”这是张芬在她荣获2016年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论文(课件)大赛一等奖。的班主任管理论文《论班级管理的收与放》总结的。
一个学期过去,张芬所带的班级发生了“大变样”,纪律好了、班风正了,“刺头”经过锻炼成了优秀班干部, “三差”班级成为了学校多次表扬的“模范班级”。考试成绩更是演绎了从全县倒数第一的40分一跃到全县第六76分的“完美逆袭”。
2013年,桥头溪乡学校全体教师一致推选她为辰溪县优秀教师候选人。校长张锋评价说:“张老师耐心细致,管理有方,是全体教师学习的好榜样。”
癫痫儿童的“四载守候”
“虽然还是和以前害怕,可我知道该做去哪些该做的了。”张芬正色道。张雄鑫现今13岁,就读于合水小学四(1)班,是一位体质特殊的学生,在1到3年级的时间,张老师亲眼看见他突发癫痫的情况就有11次。
2014年,张芬调回泸溪县合水小学,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一天上课,张芬正在板书,突然听到哭声,扭头一看,坐在倒数第二排的学生张雄鑫双手紧紧抓着课桌剧烈抽搐,而后仰身后翻,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从未见过这种场面的张芬趴坐在孩子旁边,声嘶力竭地哭喊呼救,最终与其他教师一起将孩子紧急送往了医院。
“孩子有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癫痫,我们害怕说出来学校会不敢收他。”面对着张雄鑫的母亲向小兰眼角的泪光和病床上孩子眼中的渴望,她毅然点下了头:“我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学生的。”(学生照片)
张芬首先将张雄鑫调往了第一排,时刻关注他的状态,无论是课间休息、吃饭,还是上体育课时的树荫下,张芬始终会远远守望着张雄鑫,要是有急事外出张芬更会反复叮嘱搭班老师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还向医生请教急救方法。“发病时,可以在孩子头下面轻轻垫个书包,这样利于他呼吸……”
关注孩子,更要关爱孩子。张雄鑫由于疾病性格十分内向,基本不与人交流。于是张芬就时常放学后送他回家,辅导他学习。当发现张雄鑫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后,张芬就特意为他买来画笔、画纸,一笔笔的亲手教他。
“四年级这一年,雄鑫一次病都没发过,也愿意和大家说话了,真的感谢张老师。”母亲向小兰感动的泪水在眼中荡漾。
家庭学校的“情难两全”
孩子们说张芬是他们的“妈妈”。在冬天,张芬为住宿生烧热水洗脸洗脚,为他们擦冻疮药,夏天为他们点蚊香。
“一日身为教师,就当关心爱护好每一个孩子。”这是同为教师的父亲张显元告诉她的话。已经退休的父亲曾35年如一日,坚守在合水600多米的牛栏山上的村小,哪怕病痛缠身,却从未离开讲台,从未放下过一个学生,更是自学手语教授聋哑学生。2013年,张显元荣获我国第七届运达乡村教师奖。
“我想和父亲一样,做个合格的老师。”张芬坚定道。
班上有个叫谭湘的男孩子,是单亲家庭,比较顽皮。于是每天上课时张芬老师都会格外注意这个男孩,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下课时单独辅导他。在一次期末考试前,她还把谭湘接到自己家中,给他做饭、铺床,还和他一起复习功课。在张老师的不懈关怀下,谭湘同学心中那堵封闭的墙终于渐渐有所松动,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
在今年清明节假日,张芬丈夫阑尾炎动手术住院,孩子突发高烧,张芬自己也感冒发烧,假期的3天一家人都在医院度过。在假期结束时,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张芬又一人孤身返回学校。“当时喉咙已经发不出声音了,可是孩子们很听话,雄鑫课间还去给我打了热水。”言及于此,张芬老师泪水哽咽。
“别人是家长接孩子放学,张老师是孩子接她回家。”合水小学幼儿园的老师们这样评价,这也是而张芬心里最觉愧疚的。丈夫是班主任,自己也是班主任,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给孩子送去了幼儿园,身在咫尺却没有时间来抱抱孩子。
从豆蔻年华到花信之期,张芬以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着山间三尺讲台的最美芳华。兢兢业业、毫不懈怠的张芬用青春热血,守护着这片山区角落里面的稚嫩种子,用爱走进学生心灵,让爱扎根乡村校园。“选择教师,我无怨无悔,无论这条路多么崎岖艰苦,只要我上班一天,我就会守护好每一个孩子。”张芬这样说。
作者:admin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