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心耕耘育桃李 痴心奉献培新秀——泸溪最美教师 教研之星张林芳

作者:admin 编辑:redcloud 2018-10-31 22:56:44
时刻新闻
—分享—

  张林芳,女,44岁,泸溪县白沙小学教师。从教25年来,曾先后7次获政府嘉奖,作为泸溪县“珠脑算”的首创者多次被评选为“优秀教练”,并先后获得州、县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专业发展标兵”等诸多荣誉,今年更是被评选为泸溪最美教师——教研之星。

  (一)

  1993年张林芳正式在浦市二小参加工作,还没到学校几天她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县教学研究项目——珠脑算实验教学。当时整个泸溪县都没有任何学校或者机构开展此项课程,没有任何参考经验,没有任何珠算基础。

  她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机会来了,就算难度再大我也要试试”。于是,第二天就和其余三名共同参加此项实验的老师一起去往浙江慈溪学习。一周以后,她回到泸溪,自己开始着手研究教具与教法。

  在1993年,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多元,“那时候是真的没什么钱,但是没有资料就很难开展培训”,于是她就自掏腰包到县里甚至市里购买参考书籍,没有教材就自己刻印钢板印制训练资料,一心一意扑在了珠脑算的研究上。“我每次上课之前必须要把教孩子们的题目,自己反复练上好几遍,才有底气走进教室”。张林芳就这样一步步先教自己再教学生,两年过去了,即便她挺着大肚子也没有间断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培训的孩子在199x年全州珠脑算竞赛中获得了全州第一的好成绩,而她所撰写论文《三算结合启蒙教学初探》也荣获州一等奖,并连续两年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练”。

  张玉林是一个有着轻微多动症症状的孩子,人总是坐不直,字也不会写,考试成绩只有十几分。张林芳跟家长反映,家长一来就对着孩子一顿臭骂。张林芳为了帮助他,既教家长,又教孩子,特别关注,及时表扬,经一对一辅导。

  张玉林的妈妈开玩笑:“玉林啊,老师对你跟对亲生的一样,你不努力,怎么对得起人”。孩子听到后低下了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张玉林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了,可以在上课时不离开座位,慢慢的,还可以算上几道题,期末考试,语数居然都及格了。面对孩子的进步,家长感谢万分:“张老师,真的感谢你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要不是看到他的进步,我都要灰心了”。

  1997年,她因工作需要必须去往白沙小学时,孩子和家长都万分不舍:“张老师,孩子跟您还没待够呢,把这班孩子带到毕业再走吧”。

  (二)

  “她具有很强的教学指导能力,她的指导让我迅速成长”。得到张林芳指导的向蓉老师对她总是十分感激。

  当张林芳谈到为什么会去帮助青年教师时,她说:“我也是从教学新手的懵懂时期过来的,我深知青年教师那种需要帮助的心情”。这是她在白沙小学的第21个年头,这时的她已经是教学上的老手,并一直帮助众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不能让孩子在上完我的课还是一无所知”。这是她1998年写在日记本里的一句话,那时的张林芳刚刚来到白沙小学,面对不熟悉的学生与环境的改变,她也是一筹莫展。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突破自己,从那以后她就从模仿名师的课开始认真钻研,有时甚至还会把名师的课程一字一句背下来。每次上完课,都会进反思,她还会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等多个方面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

  在办公室里还常常会听到她虚心请教的声音:李老师,您看看我这个练习设计是不是有针对性?张老师,下节课你方不方便我去听听您的课?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为她日后指导青年教师奠定了基础。

  “没有张老师的指导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是201x年刚来到数学组的吴慧蓉老师所说,吴慧蓉毕业之初是学前教育专业,对于数学教学完全是外行。张林芳了解这一情况,主动找到吴慧蓉老师:“你不要客气多请教,数学组每一个老师都会帮助你的”。正是张林芳的关心的话语,让吴慧蓉老师倍感亲切。

  吴慧蓉在教学上不停请教,张林芳不厌其烦:“你可以找一些几何物体,让学生实体观察你,让孩子可以在学中玩,也可以在玩中学.....”她就这样一字一句教吴慧蓉老师教学,并且反复听课试教,全方位指导,在她的帮助下吴慧蓉老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力量。

  作为泸溪县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县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多重身份的张林芳老师,在自己繁杂的工作之余,会耐心热情的指导白小每一位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她会先去网上听名师名教的课,再从中选出优质课程,在教研会上组织教师学习。

  不仅如此,很多她不认识的老师,只要通过微信或者其他途径请教她,她都毫不吝啬的为教师答疑解惑。在她的培养和指导下,张爱莲等青年教师成长为县数学学科带头人和杨远国名师工作室成员,杨树珍、吴丽阳、杨云霞等多位年轻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力量。

  吴慧蓉老师在自己的成长故事中这样写到张林芳老师:她的用心让我感动,她的敬业让我触动,我不敢丝毫懈怠,得到她的指导,我万分珍惜”。

  (三)

  “妈,我太想你了,你就回来看看我吧”。2005年,当张林芳在接到年幼的女儿这通电话时,她不禁泪如雨下,因为这一年,她来到泸溪县偏远山区的密灯小学支教,将自己年幼的女儿托付给自己妹妹。张林芳几乎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教研和学生身上,对于女儿她总是疏忽了,在女儿年幼时就经常跟着她加班,有时夜深了孩子累了,一张办公桌,几本书,就搭成孩子临时的床。“我感觉那时候工作的太疯狂了,现在想来太对不起女儿”。提到孩子,张林芳满是内疚。

  2018年元宵节,在教室正准备上课的张林芳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70多岁的老父亲不幸遭遇车祸,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见父亲脸上、身上到处是血,心里又急又怕,但是在得知父亲没有生命危险后,她又因担心耽误毕业班教学进度匆匆地赶回了学校。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孩子们凑巧在课前唱起《父亲》这首歌,那一刻,她没有忍住,在走廊上哭了出来。在父亲住院的那一个月里,她没有落下一节课,要么调课探望,要么深夜去病床前照顾,对于父亲,她深感愧疚。

  从教25年来,她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精神鞭策自己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她心怀“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思想,对青年教师精心培育、爱才若渴;面对家庭,她虽总是心怀愧疚,但是她仍以“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的奉献精神,站在教育的第一线。

作者:admin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泸溪新闻网首页